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

103提昇學生體適能- 跳繩比賽

壹、依據:
一、國民體育法。
二、103年教育部體育署「推動國中小學生普及化運動計畫」。
三、103年教育部體育署「全國跳繩推廣計畫」。
四、103年教育部體育署規劃國民體育日系列活動。
貳、目的:推動校園運動風氣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,養成良好運動習慣。
參、比賽辦法:
一、班級跳繩賽:
1.全班學生皆需參與。以一跳一迴旋的方式,記數每人在60秒內所跳的跳繩圈數。最後,班級平均每人跳繩圈數高者,為勝出班級。
2.時間內踩到繩子或其他因素導致失敗時,可以繼續動作,並累計次數。
3.比賽日期:10399日(二)800
4.每年級各取一名,頒發獎狀與獎金。
5.流程:
A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02....依序上台,叫到的班級,直接起立,從班級右方魚貫進入比賽場地,帶著自己的跳繩,找到自己班級號碼的裁判後,站定位等待開始的哨音。裁判著號碼衣,坐在自己搬來的小木椅上,
B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問題不參加的學生,不上台直接坐在原地等,裁判則以打叉方式記錄成績。
C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需要跳繩者,請於進入比賽場地前由導師協助借用學校跳繩。
D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下一個預備隊伍,請於陽台處等待。
E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聽到哨音就開始跳繩,中間除了跳繩無故斷掉,再另行比賽外,其餘事由皆不停止。等到結束哨音一響,裁判應該先告知該生跳繩次數,並在學生見證下記錄次數。(次數有爭議時,以裁判計數為主)
F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確定記錄完的學生,直接離開比賽場地,回原來班級位置坐下。
G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此反覆進行,直到最後602班級.....裁判組學生彼此交換互評結束
6.秩序控管:各班導師負責自己班級秩序維持,如有過度吵鬧,經勸告不聽,則酌扣其跳繩分數
二、團體合作賽
1.每班學生自行組隊參加,每隊5人,男女不限。
2.  2人各持繩的一端在外甩繩,其餘3人在繩中間站定後,聽到哨音同時起跳。
3.採計時計次賽,每小隊各計時2分鐘,踩到繩子或其他因素導致失敗時可繼續,且次數可累計(踩繩當次不算),統計甩繩成功的次數總和,即為該隊成績。
4.報名截止日期:103924日(三)800
5.比賽日期:103101日(三)1010
6.取成績最佳的前五隊,不限年級。
三、個人賽
1.以第一項班級跳繩賽成績為主,每年級取男生和女生各三人,頒發獎品鼓勵。
肆、比賽器材:比賽跳繩質料不拘,長度、粗細、重量及甩繩方式均不設限。器材設備均由參賽者自備。
伍、本計劃經費由教學研究及訓輔支出-獎勵費用下支出。
陸、本計劃呈請校長核可後施行。

承辦人:            主任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校長:



明宗國小跳繩比賽經費概算表
項次
   
數量
單位
單價
  
備註
1
團體賽獎品
5
200
1000

2
班級賽獎品
5
300
1500
家長會支出獎金
3
個人賽獎品
30
50
1500
二至六年級
每年級取6
      
4000


承辦人:         主任:         主計:           校長:

班級比賽活動成果照片

團體合作賽活動成果照片

公開頒獎,鼓勵學生持續運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