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的目的與時機
刷牙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去除牙菌斑,並清潔牙齒表面的食物屑、牙垢及色素,對於牙齦也可作適度的按摩,同時將牙膏中所含之各種治療藥物(如氟化物)塗佈於牙面,以達防止蛀牙,增進牙齒健康之效。最理想的刷牙時機為「吃完食物後、睡覺前」,倘若無法達到此目標,至少進食後漱口,睡覺前徹底刷好牙。
貝氏刷牙法
刷牙的功能主要是清潔牙齒的外表(包括脣面與舌面),尤其是牙齒靠近牙齦處及咬合面。刷牙時必須涵蓋一點牙齦才能把牙面清乾淨,但此舉並非表示就得刷牙齦或按摩牙齦,只要把牙菌斑除掉,牙齦自然會恢復健康。
刷牙時,牙刷的握法為拇指前伸,如比「讚」的手勢,同時將刷毛以45~60度角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處。刷上顎牙齒時,刷毛朝上;刷下顎齒時,刷毛朝下。當牙刷放定位後,便開始作短距離的水平運動—以兩顆牙為單位,前後來回約刷10次。
至於刷牙的順序,則是從上排右邊最後一顆牙,即右後方頰側開始,慢慢刷到左邊;再由左邊咬合面、左邊舌側回到右邊舌側,然後再從右邊咬合面刷起。刷咬合面時,是以兩顆牙為單位來回刷,刷完上面的牙齒,再以同樣的原則與方法刷下面的牙齒 。
牙刷選擇
到目前為止,到底那種牙刷最適合使用,尚未完全定論與確認。其實,只要符合個人需求與刷牙方法的牙刷,皆是合適的牙刷。其主要原則為:(1)牙刷長度與形狀要適中;(2)手握方便、穩定且不妨害刷牙動作;(3)刷頭以軟刷毛較佳,毛尖以打圓為宜,毛束勿過多、過密,材質需安全且無副作用;(4)刷頭不可過大,以免妨礙後牙頰側之清潔。因此選擇牙刷時,需考慮的要點如下:
(一)刷頭大小:小至易伸入口腔內即可(兒童用則需更小),
且操作自如。
(二)刷頭形狀:任何形狀皆可,只要容易刷到牙齒死角即可。
(三)刷毛排列:直排3~4列,橫排6~8列,排列形狀以平頭狀優於波浪狀,以利伸入牙齦溝內。
(四)刷毛質地:宜軟硬適中(如軟毛或中性),因太硬易傷牙齦,太軟則不易刷掉牙菌斑。
(五)刷毛形狀:頂端是否有圓球設計並不具決定性因素。
(六)牙刷把柄:任何設計皆可,只要方便操作與拿取即可。
(七)使用期限:只要刷毛外翻時,就應換掉。牙刷為消耗品,壽命約1~2個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